中层管理者是一个团队的先锋,也是员工体会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第一个接触点,自己本身的工作能力、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甚至喜好都会对团队成员产生莫大的影响。作为中层管理者,就一定要勇当下级学习的标杆。毛主席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管理者要想管好员工必须以身作则。管理者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一旦在员工心中树立起威望,就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员工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一般来说,上司不仅爱端“官架子”,而且会有“官脾气”,作为下属不仅要能够容忍老板的怒火,还要理解上司的脾气。上司发脾气是为了推进工作,上司是掌权者,他需要利用权力管理下属,调度工作并实施惩罚和奖励。
中层领导者要学会“忍耐”;一个不懂得“忍”字的领导者往往死得更快。

或许某些人认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许您心里想着:“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吃闷亏?”看似壮志凌云,可是谁能保证,你换一个单位之后就没有同样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职场上没有世外桃源;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中层领导者在一次次忍耐中获得上司的认同,在一次次忍耐中取得下属的信任。忍耐是给自己创造机会,忍耐是给自己留下重整旗鼓的时间。
对下属发脾气,可以看做是上司对未能按照要求准确、及时地完成任务的下属的一种惩戒,它要比温和的批评和规劝强烈得多,在很多时候也会有效得多。利用发脾气来推进工作是十分有效也比较简单的一种管理技巧,可以达到"文治贤助,一张一弛"的效果。

发脾气可以在工作紧要关头再加一鞭,也可使下属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所以成为许多人的领导技巧之一。发脾气是人类的一种很普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压力过重的结果。发脾气可以使上司释放过大的压力。
上司不只是享有权力,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巨大责任的压力下,上司的心情难免紧张,很容易被下属行为激怒。所以,上司的脾气看似无常,实则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必然表现,我们应该理解上司的这些情绪变化,就像理解自己偶发的一些小脾气一样。

当你面对不愿或不满的情景时,即使你有理,也应该先忍一忍,从长计议,这才是万全之策。忍耐比抗拒更有效,即使你在情感上掩藏着极大的不满,都要理智地执行上司的命令。顶撞只会使自己与上司的关系在某个特定阶段陷入紧张状态,进入不愉快的氛围之中。日后想缓和、改善这种僵局,那你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比你当时忍辱负重所付出的代价不知要大多少倍。